索 引 号 | 014351100/2023-00021 | 发布机构 | 发改委 | 公开日期 | 2023-08-30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发展规划 | 体裁分类 | 报告 | |
组配分类 | 关键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说明 |
——2023年8月29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戚苏华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锚定既定目标不动摇,主要计划指标序时完成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持续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强重大项目招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推进稳就业工作,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知重负重、担当作为,各项工作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对照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上半年可获取数据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序时进度,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通过加大工作力度,有望到年底实现全年目标。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GDP)210.80亿元、同比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0亿元、同比增长22.1%。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9.65亿元、同比增长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4亿元、同比增长7.9%,外贸进出口总额19.56亿元、同比下降7.1%,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006万美元、同比下降63.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新增规上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7.4%。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5.7元、同比增长6.5%,城镇新增就业0.22万人,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19套。
——主要污染物减排等生态环保类指标完成市定序时进度目标。
——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同比双下降。
二、经济运行率先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一)统筹推进,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一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深入落实省“42条”和市县配套政策,累计为全县市场主体退税、减税、降费3.2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1.0亿元,高效兑现各类涉企专项资金2.7亿元。截至6月末,全县新增规上企业20家,新增市场主体2130户、同比增长19.3%。二是创新动能稳步增强。深入实施“小升高”高企培育计划,推荐申报第1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获批市高新技术产品21项,占全市总数23.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7.4%、同比提升10.3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6.33亿元、同比增长19.0%,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三是财税金融稳健运行。上半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4.76亿元、同比增长25%,税收占比85.3%。本地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1.5%、23.4%,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量和占比均居全市第一。
(二)协同发力,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一是工业经济回稳向好。精选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培育形成一批市场销售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工业根基得到进一步夯实。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232.8亿元、同比增长14.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27.3亿元、同比增长12.3%。全部工业开票销售242.7亿元、同比增长11.5%。全部工业入库税收10.2亿元、同比增长129.9%。规上工业用电量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二是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04.1亿元、同比增长7.1%。信息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及管道运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3.5%、17.5%、164.7%及437.5%,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渔业产值11.9亿元,占比六成。夏粮播种面积53.28万亩,亩产399.3公斤,总产21.28万吨,呈现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态势。生猪出栏量9.45万头、同比增长3.5%,家禽饲养量260.1万羽、同比增长7.8%。
(三)有序修复,内需拉动效应更加明显。一是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荷花节、端午、暑期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4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一季度加快5.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贸易额47.9亿元、同比增长14.2%,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实现销售及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3.5%、7.2%、23.0%、9.8%。接触型消费火热,上半年纳入假日旅游监测统计的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26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带动旅游业总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10.3%。二是投资需求止跌回升。制定出台《2023年度金湖县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推进全年“8场综合+12场专题+3场境外”招商活动。通过市认定签约项目82个、完成年度目标78.1%。通过市开工认定项目48个、其中50亿元以上开工项目1个;通过市竣工验收项目27个,其中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通过市认定开、竣工项目数比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48.5%、22.7%。1-6月份,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止滑,同比增长0.8%,增速环比提升20.6个百分点。
(四)精准调节,微观主体信心加快回暖。一是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扎实推进10类28个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优化收入结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5.7元,同比增长6.5%,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8.3%,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至1.76:1。二是就业物价总体平稳。落实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城镇新增就业0.22万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4%,增幅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六涨二跌”,其中食品烟酒类同比上涨2.9%。三是金融服务精准有效。上半年累计为4154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减息923.6万元,向受疫情影响较大餐饮、零售等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7.5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下调80个基点。四是企业预期逐步好转。二季度全县193家企业专题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对今年生产经营态势预期中等及乐观占比超九成,对外部市场环境前景预期变差仅占8.3%。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上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目标基本实现“双过半”,经济发展虽形有波动,但势仍向好,二三产业支撑稳定的发展格局没有变,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等有效需求不断回补,财政金融运行稳健,发展动能亮点频现,发展势能积蓄待发,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下半年发展走势的研判
总体来看,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全县部分指标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是非常牢固,对此要有清醒认识和思想准备。
一是投资储备支撑结构性不足。截止6月末,我县累计在库项目160个,低于去年同期的176个,同比下降9.1%;虽通过市认定签约项目82个,但无50亿元以上新签约大项目,投资项目的结构性问题需要重点关注。此外,受房地产销售疲软、土地市场低迷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1.5%,乘数效应微弱。
二是外资外贸增长空间受限。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通胀水平较高,抑制消费需求,导致对美欧等市场出口呈低迷态势,外贸进出口总额19.6亿元、同比下降7.1%。受国际形势影响,外资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外资招商难度大,实际利用外资2006万美元、同比下降63.6%。
三是部分行业恢复不及预期。受个别行业及少数重点企业营收下降影响,服务业入库税收14.4亿元、同比下降1.4%。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1.1%、22.2%。
当前和下一阶段,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恢复整体乏力,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依然较高,货币紧缩政策还在延续,全球金融稳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保护主义上升阻碍全球贸易增长,大国博弈加剧地缘政治局势动荡风险,这些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带来很多发展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以后,市场需求相对供给的快速修复略显不足,市场主体仍面临较大压力,但是我国基础扎实、空间广阔,总体仍处在成长上升期,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从全省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省经济稳中求进、承压前行,总体呈现出生产平稳、内需改善、质效提升、信心回暖的态势,主要指标保持稳健增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切实扛起经济大省“走在前、挑大梁、多做贡献”的责任担当。从全市看,上半年,各县(区)园区经济运行总体趋势与全市保持一致,尤其是5、6月份实现明显好转,但经济运行稳定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消费恢复的动力不够强劲,进出口总额、注册外资实际到账指标尚未浮出水面。
在当前经济逐步向好这个“势”的引领下,我县经济运行恢复率先、增速领先、贡献争先,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的示范作用比较突出;但总体来看,受制于人口和空间等因素影响,我县县域综合实力偏弱,与百强县“门槛”仍然具有一定距离需要我们去追赶、去拚搏,上半年我县GDP增速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总量仅为全市最高淮安区的5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虽实现两位数增长,但绝对值占全市比重仅为9.9%;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开拓能力强、位于产业链核心的“链主”企业不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力争更好结果还需要付出较大努力,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当前发展形势,尤其是应当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发力三季度、决胜全年度,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四、满怀信心牢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齐心砥砺前行
下半年,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和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定位,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要求和省委全会、市委全会、县委全会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定信心决心,以勇挑重担的担当和攻坚冲刺的姿态,奋发有为,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凝心聚力抓好政策落实落细
认真研究并落细落实国家和省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推动各类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精准直达,持续发挥好经济政策对稳增长的激励和刺激作用,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增强动能。聚焦市场主体薄弱环节精准加力,动员部门、镇(街)、行业等各方面力量,加大精准指导帮扶力度,解决好市场主体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困难,帮助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全面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系统实施市场、政策、法治、创新、政商等“五大环境”提升行动。把握市委重抓县域经济的鲜明导向、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真抓实干落实《金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攻坚行动计划》等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壮大的任务举措,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全力以赴抓好抓实经济运行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少数目标任务未达序时的现实差距,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不断巩固经济向好的基础,激发外驱与内驱双重动力,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紧紧围绕县委全会对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大干60天 冲刺三季度”攻坚行动,奋战下半年、决胜全年度,建立完善“月分析、月研判”机制,加强主要经济指标、重点企业及主导产业运行情况研判分析,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持续将全县上下关注点引导到抓项目、育企业、谋发展上来,在项目快速推进、产线高速运转中巩固经济积极向好的增长态势。聚焦全县“2+1+X”产业体系和八大产业链,持续深入实施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完善“一链一策”培育推进机制,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全面发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强链、仪器仪表等传统产业补链、荷产业等优势产业延链,在强链补链延链上要效果,培育发展新优势新动能,为稳增长提供有效支撑。
(三)千方百计激活扩大民间投资
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全力推动项目数量和体量“双提升”。围绕市定“4633”项目招引目标任务,锚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大健康等主导产业,抢抓“新三样”产业风口,承接先进地区企业落户发展机遇“红利”,融入配套产业链。认真研究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动向,抢抓一线城市产业外溢“窗口”,撬动一批契合我县发展的高质型企业落户。发挥驻点招商办事处的区位优势及委托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辅助作用,全力拓展项目信息渠道。加快5亿元级以上制造业项目、产业链细分领域专精特新项目的招引,进一步集聚主导产业、链主企业,实现集聚式发展、链式发展。着力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推动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等领域建设。
(四)精准发力外资外贸量稳质升
将培育外资外贸新增量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分析研究《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省、市政策,办好外贸、外经类惠企政策专业化培训,帮助企业找准向上争取的政策契合点,发挥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持续支持企业开展产品认证、境外专利申请等工作,降低企业外贸成本。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江苏优品·畅行全球”、跨交会、进博会等国际展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拓展外销渠道。鼓励外贸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力度,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份额。探索利用外资新渠道,组织开展“走进外资企业总部”活动,丰富利用外资方式,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解决好部分重点外资项目存在的瓶颈问题,“一企一策”做好精准服务。加快推进理士新能源、博盛微电子等项目建设及外资到账,加快在手外资项目洽谈进度,抓紧实现产业类外资项目突破。
(五)激活提振服务消费大宗消费
抓住中秋、国庆等重要消费节点,学习借鉴淄博、榕江等网红城市消费引领发展经验,持续放大我县荷花节以及特色城市品牌效应,强化数字赋能,精心策划一批主题活动,营造“沉浸式”消费新体验,全面激发消费活力。对龙虾广场等夜间经济载体和消费集聚区提档升级,打造形成更具品质、更有烟火气的特色商业街区,形成更多高层次的消费基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餐饮、数字文化以及“互联网+消费”等消费模式,增强消费活力。继续实施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进一步提振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强房地产工作全链条整合管理,大力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努力实现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效率运作,引导房地产企业坚定信心、规范经营,从产品端、工程端、采购端和研发创新等方面升级优化,建设绿色住宅、低碳住宅、智慧住宅、百年住宅,推进实现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常态要有新举措。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擎起高质量发展大旗,保持昂扬斗志,紧扣发展质效,更加主动、更高质量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为圆满完成全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而努力奋斗!
关于金湖县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