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14351127/2025-00001 发布机构 科技局 公开日期 2025-01-02
文  号 主题分类 科技 体裁分类
组配分类 关键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金湖县科技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科技局 字体:[ ]

一、202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工作举措

1.疏源浚流,聚力加快科技企业培育。一是强化科技指标推进。落实落细2024年全市深化“五项攻坚行动”方案,将研发投入、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数等指标纳入县对各镇街、相关部门考核,运用“周监测—月分析—季推进”组合拳,开展数据分析研判,加强业务指导,压实工作责任。二是扩大创新主体规模。持续扩大县域科技型企业矩阵,今年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238家、高新技术企业66家,分别占全市申报总数的14%、15%。松上科技获批省瞪羚企业,成功实现全县零突破;阿路美格等12家企业获批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华亿轴承、金石铸锻等16家企业获批省民营科技企业,神盾机械、科润膜材料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三是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推动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三泓新材料、中重科技等19家企业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市获批总数的近五分之一。润仪仪表、雷泰自动化等21家企业产品获得市高新技术产品备案。

2.协同创新,着力推动产创融合发展。一是聚焦科技项目招引。加强与数据局、市场监管局沟通联系,定期梳理汇总备案项目和新注册企业信息,建立科技型项目信息库。围绕县三大主导产业,指导镇街、部门对科技型项目提前谋划布局,实地考察项目质态,着力提升项目质量与转化率。今年预计完成新招引科技型项目51个,新竣工高科技工业项目20个。二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学研工作模式,出台《金湖县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及产学研合作项目备案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加速引进高层次人才,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人才项目18个,入选国家级项目1个;获批省“科技副总”项目7个。组织企业参加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苏北五市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现场与高校院所专家教授洽谈合作。三是助推仪表产业发展。举办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沙龙、科技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专题座谈会,协助举办江苏省第二届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聚焦仪器仪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邀请行业专家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今年,省科技厅反馈我县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在2022年度全国基地总体评价中,结果为良好,全市唯一。

3.优化生态,全力提升科技惠企服务。一是提供精准助企服务。依托“党员智创服务队”,深入开展科技助企行动,为企业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提供“一对一”服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科技创新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收集技术难题25个、企业建议3条。二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挥“金湖县科技金融助企创新基地”作用,初步形成多元化的科创金融生态和融资模式,为新技术应用、新业态成长提供支撑。广泛宣传“苏科贷”政策,今年以来,累计向科技型企业投放“苏科贷”1.5亿元。三是加强科技项目引导。支持企业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年累计获批市级项目立项7个,向上争取资金1743.5万元,进一步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二)特色亮点工作

1.创新百强争先进位。9月20日,《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正式发布,金湖县从全国1800多个县区中脱颖而出,荣登“2024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榜单,排名第62位,较2023年上升1位。金湖县已连续7年蝉联该榜单,持续擦亮“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2.政策引领持续加强。在全市率先出台《金湖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行动计划(2024—2025年)》,结合金湖实际,聚焦6大主要目标,推进6大重点工程,推动全县科技创新实现新的跃升。在全市首家出台《金湖县科技人才项目招引奖励办法(试行)》,填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下高成长性科技人才项目支持政策空白。

3.企业培育加速升级。9月24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2024年江苏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江苏松上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省瞪羚企业,全市5家,金湖唯一,成功实现全县省瞪羚企业零突破,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模式逐渐完备。此次申报省瞪羚企业是江苏省首次将申报范围从苏南、高新区扩大至全省企业,全市仅累计获评11家。

二、2025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措施

(一)总体思路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重要指示精神,紧盯“全国百强、全省先进、全市第一”目标定位,认真践行省市战略部署和县委、县政府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产创融合,推动金湖成为淮安“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生力军,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湖新实践。

(二)工作措施

围绕上述目标,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向“广”而进,不断壮大创新发展规模。通过外引、内培方式,持续扩大创新主体规模。一是大力开展科技招商。聚焦主导产业,通过活动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寻求项目信息源。深入开发区、各镇街实地查验,推动新竣工科技项目向科小、高企转化,力争科技型项目招引在数量、质量、转化率方面均有新突破。二是持续优化企业培育。深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模式,积极开展动员,加强分类指导,持续推进科小、高企、瞪羚企业等培育申报工作,提高科技企业竞争力。三是加速引进科技人才。开展国家、省、市各级人才项目申报工作,通过产业引才、活动引才、政策引才等方式,鼓励柔性合作、共建科研基地、人才双向培养等多种形式的校企产学研合作,着力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2.向“高”而攀,稳步提升创新承载能力。开展平台载体提档升级行动,集聚创新资源。一是推动产业基地建设。依托国家火炬计划金湖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和江苏金湖仪器仪表产业园,组织开展各类仪器仪表产业链活动,助推企业产品走向高端。全面掌握县内仪器仪表企业“揭榜挂帅”技术需求,协助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二是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扩量提质,大力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助力县内“两站三中心”扩容升级。三是加快科创载体建设。畅通金湖与南京科技创新资源链接的快速通道,加强两地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借助国千智能产业园和颐高汇溪智创园,力争引进一批含金量高的科技人才项目。

3.向“心”而栖,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多措并举优化科技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高科技服务质效。通过“一企一策”“点单式”服务,主动靠前,深入重点企业访实情、摸需求、解难题。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扩大企业受益面。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在科技领域引入金融“活水”,充分利用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通过“苏科贷”“高企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为企业开展新技术研发提供金融保障。三是凝聚创新发展合力。加强科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培养,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研发投入贯标等业务培训,充分发挥镇街和相关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县发力的协同创新新局面。


金湖县科技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