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14351987/2025-00001 发布机构 工信局 公开日期 2025-01-23
文  号 主题分类 工业 体裁分类
组配分类 关键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工信局 字体:[ ]

即将过去的2024年,面对经济下行、市场低迷、效益滑坡等诸多不利影响,我们工信局齐心协力、挺膺担当、不辱使命,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成效,向县委县政府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工业指标保持稳中向好。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打出周查、旬报、月过堂运行监测“组合拳”,练就内培、外引、全方位育强培大“真功夫”,破解企业发展瓶颈,调集支持发展要素,大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向好向快运行。预计今年全县可以实现全部工业产值730亿元,完成全部工业开票销售6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在全市年终综合考评中有望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项目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坚持招商引资“头版头条”“一号工程”,助力全县招商引资,推动全县135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75个项目开工建设,70个项目竣工投产;奋力开展本局招商,实行“三定三奖”机制,全年共组织外出招商班次60多期,动员30名机关干部参与招商,共招引亿元项目3个,分别通过市亿元新开工项目2个、新竣工项目2个、科技人才项目2个(景臻装备朱宝军入选“淮上英才计划”创业领军人才项目,神华药业入选“淮上英才计划”创业领军团队项目);勠力开展项目评审,先后牵头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会9期,对68个招引项目把舵定向,促使了“优质项目早落地、短板项目快提升”。

——产业能级得到集聚提升。我们主动向上靠上,积极对接省厅,不断沟通市局,先后争取南北对接产业合作、“双强”服务民营经济专场等活动走进金湖,确保我县产业发展在全省“1650”集群体系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推动低碳能源装备、制造业创新转型等3个产业项目“逐鹿”全省集群,实现先进节能环保能源装备产业成功入围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开发区创建省级绿色园区,有望年内获批。高度重视培育新的“增长极”,一体化推进个转企、小升规、亿元企业上台阶行动,预计今年可以新增规上企业90.家、亿元企业达到85家,帮助松上科技成功登顶“瞪羚”企业。大力推动工业迭代转型,实现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战新产业产值占制造业比重达70%,处在全市前列,使金湖工业在全市领先、苏北先进、全省有名的名声更响。

——科技赋能实现跨越突破。我们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大力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数实融合创新,选配200多家企业建库培育,实现“千企技改”项目近60个,成功建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绿色工厂1家,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14家、智能车间12个、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五星级上云企业6家、绿色工厂2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指导协诚智能获得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创建数量全市最多,累计创新成功总量占据全市“半壁江山”。我县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取得的创新成效,得到了市委史书记高度赞誉。

——为企服务获得广泛赞誉。我们组织机关干部坚持每周一天深入一线、下沉企业,排查调研、纾困解难,全年共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上千件。组织业务科室人员“混搭”,成立8个工作专班,实施“点对点”“一对一”“全方位”培育。先后印发政策解读、项目申报指南5000多份,开展政策形势技术宣贯50多期次。向150多家企业兑付县制造业高质量奖补资金3.81亿元,为55家企业向上争取无偿资金3002.16万元,既有效助推了企业强基向新,又有力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各项事业保持协同发展。我们坚持党建为统领,不断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成立了能源装备产业链党委,充实了所属12个基层党组织,与金湖农行党委开展了结对共建。深化对人才工作的认识,实施了57个各类人才项目申报,帮助企业引进“淮上英才”100多名。认真履行“管行业管安全”职责,开展各类安全活动20多期次。竭力维持社会稳定,化解各类信访问题20多件,解决民生诉求42起。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负责20多个老旧小区维护,开展88个点位“飞线”整治,全部通过了考评验收。

202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工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组织有吩咐我们就有所为,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奋力开拓、大胆创新,做出了许多亮点纷呈的工作。

1. 坚决扛起了承办“双强”活动重任。省委统战部等省直8部门在全省选址举办“强链扩群,强基向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行活动,不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引得各地纷纷竞办。经市县多次争取,省第三场活动交给了金湖。县委、县政府指定我局承办,我局对此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勇往向前,克服各种困难,如期成功举办了本次活动,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市委书记史志军,以及省、市、县领导、专家、企业家近300人出席活动,取得了空前的影响,得到了各级的赞誉。

2. 成功入围了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1650”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江苏新型工业化格局的战略考量。我局深刻认识这一大势,不断创造条件,强化补短强特,不断借助外智、外援、外力,推动我县特色产业创建集群,并以举办荷花节为契机,举办先进节能环保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推介会,邀请省内外多名权威莅临金湖,把诊会脉、助威造势。经过不断努力,我县先进节能环保能源装备产业成功入围全省4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全市“零突破”。

3. 全市三大产业配套服务中心落户金湖。为增强全市产业配套服务和协同发展的可持续和应变能力,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铸锻、精加工、热处理、电镀、模具等“五中心”的工作部署。我局闻令而动,请专家来金“把脉”,到企业培育“精品”,迅速掀起建设高潮。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在我县召开全市产业配套中心现场推进会暨授牌仪式,听取书记经验介绍,观摩企业建设现场,并将其中的铸锻、热处理、精加工“三大中心”授予我县。

4. 为企业“输血”帮企业“造血”获得广泛点赞。面对低迷的市场形势,如何提振企业的发展信心,这是摆在我们主管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我局想企业所想,以政府“输血”为切入点,推动企业增强“造血”,先后向150多家企业及时兑现县制造业高质量奖补资金3.81亿元,为55家企业向上争取78个资金支持项目,共获得无偿资金3002.16万元,不仅为企业争取到了“真金白银”,也为企业增添了“精神动能”。

尽管我们2024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突出表现是:一是个别考核指标进位不大。由于多年高速发展,拔高了考核基数,相对增幅不如后发地区,带来考核位次受挤。二是企业普遍利润空间收窄。一方面市场低迷,另一方面生产成本上涨,既影响了企业收益,又影响了入库税收。三是产业转型步伐不快。既有企业本身认识不足,又有推进合力不够等问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急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亟待加强。以上这些不足与问题,我局将举一反三,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精准施策。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县决胜千亿产值的决战之年,做好2025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25年的经济形势,既有风险、又有挑战,既有利好、更有机遇。从不利方向看,一是全球化经济竞争态势更加激烈,西方势力打压手段不断翻新,外资外贸工作难度增大;二是局部战争阴霾笼罩全球,能源供应短缺矛盾显现,抬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三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强基向新任重道远,破壁重生需要久久为功。从有利方面看,一是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国家“双循环”政策的红利巨大且久远;二是各级“放管服”政策不断深入,企业发展环境空前清朗,特别是“两个毫不动摇”更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三是我县多年来积淀形成的工业规模和产业基础,具有一定的抗风险、应变化的能力,特别是三大主导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只要我们保持应变局开新局、化危机转新机的定力,就一定能够夺取2025年工业经济的新胜利。

202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向好,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践行省、市、县战略部署,大力实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集群性、链条式,努力实现全县工业经济规模达千亿,为谱写“全国百强、全省领先、全市第一”金湖新篇章贡献工信力量。

2025年工作主要目标是:核心指标全市前列,力争实现全部工业产值1000亿元,完成全部开票销售850亿元,入库全部工业税收20亿元,实现工业投资增速达25%以上,战新产业占制造业比重达80%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以上。科技创新再攀新高,助推国家高新企业过200家,开发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成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培育“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各1家。绿色转型进步深入,力争将先进节能环保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建成省中小企业示范集群,建成省级绿色工厂2家,推动开发区建成省绿色园区,力争碳达峰、碳中和水平全市前列。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我们工信局将立足“主战场”、勇当“排头兵”,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打好产业升级整体战,培育“新业态”,构建更为高端现代的产业体系

坚持集群化发展。立足长三角一体化,深度接轨南京都市圈,通过内培外引双向发力,打造500亿高端装备制造、200亿新材料、100亿大健康产业集群。坚持高端化发展。实施产业转型“数字赋能”,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力争新增星级上云企业30家、省级智能车间15个、基础级及以上智能工厂30家。坚持绿色化发展。实施绿色化改造升级工程,力争建成2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全面升级“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盘活用好存量土地。打赢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双控”攻坚战,加快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出清”。

二、打好重点项目攻坚战,培育“新动能”,释放更加强劲持久的发展潜力

聚焦项目招引。积极推行“龙头企业+产业配套”的产业链招商模式,既招龙头型项目,也引瞪羚型企业,助力全县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自力完成招引亿元项目不少于5个。聚焦项目质效。强化项目跟踪推进、帮办服务体制机制落地,推动全县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30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聚焦技改扩能。积极实施“千企技改”升级工程,推动全县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不少于70个。

三、打好育苗壮干升级战,培育“新旗舰”,盘强更具竞争活力的市场主体

强化产业链条建设。实施县级领导“链长”推进机制,优化产业配套半径,推动上下游中小企业盘大做强。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上进亿元”梯度培育计划,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积极推动石油机械、智能仪表等高端装备细分产业链,参与全省卓越产业链竞赛。强化专精特新培育。细分领域,补短板、锻长板,打造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力争育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推动产业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力争推动通过1-2个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项目认定,建成10家以上省级“两站三中心”企业。

四、打好服务优化持久战,培育“新样板”,打造更富独特魅力的营商环境

着力为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完善企业诉求解决机制,破解企业难点、打通发展堵点,营造让企业安心、暖心、舒心的发展环境。着力为企业“添砖加瓦”。落地落细各级惠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支持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举办企业家主题培训班不少于10期次,拓展拓宽企业家发展眼界与管理思路。着力为企业“引路架桥”。打造产业链与供应链对接平台,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为企业“输血”、帮企业“造血”。

附件:2024年工作总结2025年工作计划.docx


                                   

                                                                                                               金湖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