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14351987/2025-00006 发布机构 工信局 公开日期 2025-07-10
文  号 主题分类 工业 体裁分类
组配分类 关键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金湖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工信局 字体:[ ]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县工信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挑战,全力稳增长、促转型、强动能、优服务,全县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稳中求进,工业经济运行韧性持续增强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局上下迎难而上、精准施策,全力以赴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

1. 主要指标稳健增长。预计1-6月份,全县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256亿元、产值295亿元、用电量7.1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6%、16%、15%;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规上工业投资增速18%;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2.2%。预计上半年指标考核排名全市前3。

2. 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县领导挂钩和企业梯度培育计划,1-6月份,预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家,总数达510家。动员规上企业、高新技术等优质中小企业入库,上半年新增入库企业91家,总数达361家;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复核和数据更新率近99%;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3家,总数达274家,全市排名第一。

3. 项目建设蓄势赋能。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重点项目库,实行“一项目一专班”跟踪推进机制。1-6月份,实现总投资15亿元的“空天装备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基地项目”正式签约;景臻装备海上风电齿轮箱项目通过市级科技平台开工审核;国家“小巨人”企业沃德托普多效蒸发器技改项目通过市竣工验收;储备了一批硬科技高层次重点项目信息。实施“千企技改”工程,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6个。开展“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重特大项目评审,共向市工信局报送16个10亿元项目研判;召开工业项目评审会4次,37个项目参加评审,通过35个,通过率94.6%,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 千亿目标愈发临近。主导产业支撑有力,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1-6月份预计实现产值183亿元、67亿元、45亿元,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62%、22%、15%。各板块中,吕良镇预计可达序时目标。

(二)聚力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1. “智改数转网联”纵深推进。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通过现场推动、专家诊断、技术指导等方式,开展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创建工作,上半年南高齿等11家企业获评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同时,依托“数字工信”平台建立智能工厂分类分级培育库,推动企业对标自评、梯次升级,加快培育先进级、卓越级智能工厂。

2. 创新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组织5家企业申报省首台套装备、2家企业申报省首批次新材料、10家企业申报省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开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11家企业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打造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库,推荐苏仪集团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中试平台和理士电池储能电池生产中试平台申报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库。

3. 专精特新培育稳步前行。围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对照年度培育目标,建立“储备—培育—申报—认定”全流程工作机制,上半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第一批)3家,专精特新企业新增和总数全市排名第一;推荐12家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4. 产业布局优化调整。聚焦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编制完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指引。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支持仪表线缆、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积极布局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总投资15亿元的空天装备制造项目成功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68%。

(三)深化为企服务,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始终把服务企业作为主责主业,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

1. 强化政策引领。召开新型工业化大会暨企业家新春联谊活动,会上印发《金湖县工业经济千亿产值目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金湖县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行动计划(2025-2027年)》《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4份文件,为我县未来一定时期的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 化解企业难题。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收集并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工、人才、融资等方面诉求超50项。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为工业企业新增贷款额度。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完善“企业诉求收集—县领导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企业问题会办会管理机制,上半年共召开企业问题会办会3次,协调解决海源机械供地申请问题、中欣卫生用品增值税留抵退税问题等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

3. 清欠企业账款。高度重视清欠工作,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平台公司中摸排、核查、比对、审计、录入、汇总、上报拖欠企业账款,形成“6.30”台账。建立健全清欠工作“周调度、月通报、季报送”制度,定时向市清欠专班汇报。本轮清欠工作开展以来,共收到各级各类核查办理拖欠账款工单17件,涉及10个部门单位,16件已办结,1件办理中。

4. 激发企业活力。精心组织2025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材料辅导会、“中小企业活动月”等活动,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和战略视野。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关爱、支持企业家的浓厚社会氛围。开展“QM计划”“BSH专项”“LHT项目”等人才申报工作,推荐4人申报第十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发放2024年11月、12月“333人才工程”获批人才奖补资金1.2万元。组织开展2025年度江苏省“SC”计划申报工作,推荐江苏飞创精密智造有限公司杨海波等四人申报。开展淮安市第三期“533英才工程”经营管理人才增选,15人获评,获评数全市第一。

(四)筑牢安全底线,工业领域发展环境更加稳固

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工业领域安全稳定各项工作。

1. 安全生产责任压紧压实。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开展化工企业底单排查更新,组织市监、应急、消防、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对新入底单化工企业开展隐患排查,落实对隐患的后续跟踪及闭环整改工作。深入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开展政策宣贯、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要领导到金凌新材料开展安全生产宣讲活动,4家企业参与,覆盖80余人。上半年未发生一起工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

2. 工业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防范化解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断供风险。指导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化解资金链风险。推进制造业企业网络安全建设,联合县委、网信办、公安局到银涂镇对40多家规上企业进行网络安全解读、智能工厂培育政策解读、防诈反诈打击谣言等知识。

3. 工单处理矛盾化解规范有序。上半年,累计处理12345工单100余件,涉及“飞线”整治、危房改造、消除安全隐患、老旧小区环境提升等方面,群众满意率99%。先后对长乐西路、团结巷、润德路等背街后巷,及都市华城、书香华庭、阳光星城等小区的“飞线”、弃置缆线问题进行了整治,群众满意率100%,持续巩固文明城创建成效。做好元旦、春节和两会等重大节日重要节点维稳工作,确保矛盾化解在基层,重点人头吸附在当地。化解李九珍和金文两起赴京访事件,处理华士英、周文兵和天和化工欠薪等信访事项15件。

4. 党的建设纵深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次,专题研讨1次;开展党委中心组专题理论学习7期,专题研讨1次,引导党员干部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完成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工作亮点与创新举措

1. 石油机械产业链党委从无到有、精彩纷呈。2月25日下午,牵头召集规上规下共计90余家石油机械(含煤矿机械)产业链企业,召开石油机械产业链党委成立大会,会上发放了5份文件,布置了今年重点工作部署。5月13日,借助第五届淮河华商大会,举办江苏·金湖石油机械产业投资说明会,多名国内著名专家、企业家、金湖籍乡贤等共150多人参加了活动,促成县政府与西安石油大学、县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签订政校产学研合作签约;12个工业项目签约,签约总投资额54.7亿元,其中10亿元项目3个。5月30日举办了石油机械产业企地对接活动,促成县政府与四川宏华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三链融合”,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并公布首批4家合格供应商和9家联合出口商。

2. 涉企惠企奖补兑现公平公正、及时高效。

积极向上争取,发放国家新一轮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实施初期奖补资金285万元;2025年第一批江苏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73万元;南高齿省制造强省建设第一笔专项资金486万元;共计844万元。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拨付2024年10-12月江苏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27.36万元。

出台《关于实现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鼓励刺激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稳产增产,目前已确定一季度产值增量政策奖补兑现名单,核实相关企业佐证材料,确保后期奖补发放到位。

3. 工业企业产品名录条条清晰、页页精美。开展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产品名录编撰工作,将508户企业主要产品、业务活动、年产量等信息依据全县产业分类汇编一期,旨在通过建立完整、准确的企业产品数据库,为全县招商引资和产业链培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目前产品名录已基本编撰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短板和瓶颈制约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产业结构优化仍需加力。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新兴产业规模尚需壮大,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 创新动能支撑有待加强。龙头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相对缺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高。

3. 要素保障存在短板。高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问题依然突出,部分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土地、能源等要素约束趋紧。

4. 中小企业发展压力较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转型升级困难等多重压力,抗风险能力较弱。

5. 数字融合深度广度不足。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投入有限,全要素、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尚未普及。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举措

(一)贯彻落实的目标思路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金湖县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重点举措与方法路径

1. 强化创新驱动。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为工业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 优化金融服务。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 推进数字化转型。继续推动制造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助力企业梯度建设智能工厂。同时,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支撑。

4. 完善产业链配套。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紧密的配套关系。通过组织对接活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实现千亿产值目标的攻坚之年。县工信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开拓进取,锚定“重回省市排头”目标:

确保全年规上工业产值实现650亿元、实现两位数增长;

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530亿元、实现两位数增长;

实现用电量1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

力争主导产业规模突破640亿元;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以上;

确保完成亿元以上招引项目4个、开工项目3个、竣工项目2个。

通过下半年攻坚,为“十四五”和“千亿目标”收官奠定坚实基础,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1. 全力巩固工业回升向好势头。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狠抓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服务保障,确保主要工业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家以上,到今年年底,规上工业企业突破570家。

2. 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力争到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70%。

3. 强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

支持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速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推动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力争达到基础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水平的规上企业超30家。

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全年力争建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

推动绿色发展,力争全年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以上。

4. 着力优化为企服务环境。持续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应享尽享。深化“企业大走访”,发挥企业问题会办会作用,着力破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5. 合力筑牢安全发展屏障。毫不放松抓好工业领域安全生产,压实责任链条,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工业经济运行风险监测预警与防范化解。提升无线电管理效能。

新征程充满光荣与梦想,新使命呼唤责任与担当。县工信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金湖新实践贡献坚实的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