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14351098/2013-00104 发布机构 金湖政府办 公开日期 2013-06-21
文  号 主题分类 发展规划 体裁分类
组配分类 关键词
内容概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时效说明
金湖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2013~2020年) 来源:金湖政府办 字体:[ ]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12148的文件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的有关规定,顺应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新形势和任务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通过加大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和力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有效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提高优质教育的供给能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教育,适应我县城乡一体规划、统筹发展的需要,充分满足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推进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位提升,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布局调整原则

根据《金湖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30)》,立足于全县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相应规定和要求,瞄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服从、服务于城区远景规划,充分考虑经费保障、校舍建设、区位特点、人口变化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资源、提升质量,注重发展性和前瞻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努力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和教育投入的长效性,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布局调整规划

(一)初中

12013年将金湖县外国语学校从金湖中学完全分离出来,作为独立建制的办学主体设置。

22015年前撤并金南、金北、白马湖三所农村中心初中,将其义务教育职能交由相关学校承担。

3.保留塔集、银集、吕良三所农村中心初中。

42015年前,在新城区金湖二中新校区附近规划新建一所8轨左右的初中。建成后的新城区初中与目前外国语学校、实验初中和枫叶学校三所初中的布局相配套,形成东、北、西、南各一所初中的格局,服务城区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

(二)小学

1.农村小学仍稳定现有规模,暂不予调整。

2.县城区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如下:

12013年,实施育才小学东迁工程。金湖二中新校区竣工投入使用后,按现代化小学的标准对原金湖二中的校园进行扩建改造,规划新建一幢教学楼,使育才小学的办学规模达到8~10轨。

22013年,在城南新区征地90~100亩,新建一所10轨左右的现代化小学和一所5轨左右的现代化幼儿园。

32016年前,在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一所4~6轨小学,满足开发区的发展需要,同时缓解金湖娃艺术小学的招生压力。

42020年前,新城区规划建设一所4~6轨小学,解决新城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问题,推进城镇化建设。

四、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领导机构,组织、指导、协调、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二)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学校布局调整事关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要向社会、教师和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清楚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有关政策,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关心、支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保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稳妥进行。

(三)科学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待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后,要进一步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学科结构,完善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大力推进相关学校在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优质均衡发展。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施教区进行调整、重新划分。

(四)要确保教育资源不流失。调整后的教育资源根据有关规定统一处置,主要用于举办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德育活动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