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美丽金湖 文学
水韵家乡似明珠 发布日期:2022-10-12 10:35 来源:金湖县作家协会 来源:金湖县作家协会 作者:张孝坤 字体:[ ]

我的家乡金湖是苏北平原上一个三面环湖的美丽水乡,从高空鸟瞰家乡,金湖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又像一座被湖水包围着的绿洲。放眼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田园乡村,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水韵湖城,恰似一颗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璀璨明珠。

家乡美,美在家乡的水。说家乡是中国的“威尼斯”一点也不为过。家乡北有白马湖、东有宝应湖、南有高邮湖,三面水绕湖环,淮河入江水道将家乡分割成东西两个“半岛”,县城后三河、黎城湖,加上金宝航道又让家乡成了南北隔水相望的两大地域板图。由于家乡到处水塘星罗棋布,河沟纵横交错,众多的水系动脉相连相通,如一张巨大的天然水网,天成了一幅水韵灵动、生机盎然的美丽水乡画卷。然而,曾经多湖、多河、多水的家乡人,不仅饱受十年就有九年淹的水患,而且交通问题也成了制约家乡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今,由于国家不断加大淮河治理的力度,家乡人不仅远离了水患,而且享受到了多水带来的发展红利。勤劳智慧的家乡人靠水吃水,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荷藕种植,借水生财,真正过上了日出斗金、富庶安康的幸福生活。

家乡美,美在家乡的桥。家乡的水多,桥自然也多。过去的家乡没有一座像样的桥梁,更不要说能有特大桥了。那时候家乡的桥都是小石桥和木桥,人们通行很不方便。每到夏季洪水泛滥季节,一旦上游三河闸开闸放水,淮河入江水道就成为一片汪洋,家乡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波涛汹涌如猛兽般的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一路奔腾而下经过高邮湖进入长江。那个时候的县城后三河和入江水道就成了阻隔家乡人不可逾越的天堑,三河以北和入江水道以东的人们要想去县城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唯一的交通是靠三河渡的水上轮渡,有时一班渡船赶不上,家乡人只能望水兴叹,无奈地再等下一班船。直到2001年7月全长3354.49米的金湖大桥的率先建成通车,才改写了家乡没有特大桥的历史,实现了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的交通飞跃。紧接着,金湖二桥、金湖三桥和金湖四桥等三座长都在3000米左右的跨河跨湖特大桥也相继建成通车,与金湖大桥一起成为家乡连接各镇的四大交通纽带,犹如从天而降的四条霓虹,成为家乡四通八达交通主干线上的靓丽风景。一个平原地带的县域能拥有四座跨河特大桥,恐怕在全国都罕见。此外,在县城和乡村的每条河流上,一座座新颖、牢固、美观的新时代大小桥梁,取代了以往落后的桥梁。有无数的桥梁作为纽带,与近年来兴建的金宝南线、盐金公路、淮金线和荷花荡旅游公路等金湖陆路交通大动脉,还有总长达300多公里的环湖大堤沥青绿道,以及直通县城像蜘蛛网一样覆盖整个县域直达每个镇街、每个村庄的乡村公路,构成了家乡四通八达、快捷通畅的交通网,让家乡步入了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家乡美,美在家乡的城。过去的家乡金湖县城可谓是小得不能再小,几条老旧的街道,没有多少高楼大厦,看上去就像一个集镇。如今,县城面貌的变化日新月异,城区规模越来越大,遍地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一片片彰显水乡风情与大都市风格的现代小区,让县城变得越来越新、越来越美。城区的交通路道和桥梁也是越建越多、越建越宽、越建越优,主城区每条主要路道都实现了黑色化,城市街道、路道、河道两边的绿化、花草都配套齐全,达到了四季有花,常年有绿,加上一座座公园、一块块绿地,将家乡金湖这座现代化水韵湖城装扮得既像园林又像花园,整座县城美丽多姿、生机勃发、魅力无穷、活力四射。 

家乡美,美在家乡的景。家乡金湖独特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丰厚的人文美、环境美、生态美的底色底蕴,为家乡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如今,全域旅游已成为家乡的一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主导产业,一大批享誉县内外的旅游景区分布于家乡城乡。在县城有柳树湾湿地公园、尧帝公园、大佛寺等多个旅游景点,在乡村有万亩荷花荡、水上森林、尧想国和白马湖等国家级旅游景区。每年到家乡旅游的外地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给家乡带来了滚滚财源,靠美丽生金的家乡人,坐在家门口都能吃旅游饭、发旅游财。

水韵家乡似明珠。家乡金湖,依湖傍水,因水而活,因水生韵。城乡大地天蓝水清,树绿花艳,处处是景,美轮美奂,美不胜收。家乡大地生态宜居,宜游宜业,遍地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