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镇街动态
塔集镇:基层立法联系点飞出“金点子” 发布日期:2023-11-08 09:39 来源:塔集镇 来源:塔集镇 作者: 字体:[ ]

2019年9月,塔集镇施尖村被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淮安市唯一)以来,努力让立法这件“专业事”变成人民群众的“身边事”。五年来,施尖村基层立法联系点参与全省21部立法项目,共收集反馈意见124条,其中45条被采纳,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案例,探索出了基层立法联系工作的特色经验,让更多的基层声音直通江苏省人大。

明确建设任务,扩大联系点“联动合力”。我县人大全力构建以立法联系点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着力推动立法联系点提档升级,建成宣传小广场、宣传走廊、民意接待室、会议室,明确组织机构、工作流程、相关制度和立法联系点信息员,引导立法联系点加强自身建设,组织人员参加省市人大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和座谈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不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施尖村致力于拓宽联系的范围,自立法联系点建立以来,环绕施尖村,吸纳了古镇、横桥2个居委会,闵桥村、甫坝村、金桥村3个村,综治办、派出所、便民服务中心、农技服务中心、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局6个部门,延伸民意征求范围。不断扩大立法联系点信息员队伍,从最初的以基层群众为主的10多人到现在的人大代表、专业法律工作者等各领域人士共同参与的30多人,规模持续增加,体系日渐完善。

大力优化阵地,传递立法好声音。谈及三年多前的《江苏省粮食流通条例(草案)》意见征询情况,施尖村立法联系点负责人杨春荣记忆犹新。因为与周边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那场意见征询会气氛非常热烈。群众纷纷就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边人身边事畅所欲言。在随后出台的正式条例中,大家欣喜地发现他们所提的意见或多或少地在条例中有所体现。立法变成“接地气”的事,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老百姓感觉到,自己的声音有人听,自己的意见被采纳,热情自然就高了,随着立法联系工作影响力持续扩大,群众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也培育起来了。为调动民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考虑到民众提出建议过程中的舒适度与归属感,金湖县投入100余万元将老村部两层办公楼进行装修改造,建优办公、民意接待、座谈等区域,同时在室外广场打造业务流程公示、普法宣传等板块,强化氛围营造,结合人大代表“家”“站”建设,将立法工作与代表工作有机融合,既丰富了“点”的内涵,又增强了“家”“站”的活力。

融合线上线下,找准联系点“功能定位”。2023年4月10日是每月一次的“代表接待选民日”,县人大代表徐剑锋在立法联系点接待选民时,选民代表提出了建议。当天下午,徐剑锋就与施尖村负责人和镇农村工作局联系协调,积极与上级国土和农业部门对接,争取在即将出台的家庭农场管理条例中有所体现。施尖村立法联系点牢记省人大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初衷,不仅充分发挥立法联系点汇聚民意的作用,更是将法律带进家家户户,结合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背景,积极探索“线上”运行模式,在平时的工作中采取“线上+线下”多元化路径征集的意见,切实考虑群众感受、重视群众需求,在更加方便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了提高基层群众对于施尖村立法联系点相关工作的了解,施尖村打造了法治教育“宣传站”。经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在法服所、综治办等部门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与支持下,施尖村基层立法联系点多次开展“我与群众面对面”座谈会。此外,村两委还结合“七五”普法,带领村民深入学习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利用立法联系点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响应国家号召,指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