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的“神经末梢”。近年来,金南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全域覆盖、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社会治理方针,全面推进辖区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化管理、平安建设等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强化网格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制定考核机制,优化网格化管理。该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金南镇专职网格员管理暂行办法、金南镇社会治理宣传稿件激励机制,同时每周通报各村居网格化治理达标率,网格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加强日常巡查,提高群众满意度。该镇网格员对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食品安全、村居环境、城乡管理、社情民意等问题进行“一日三巡”,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督办和处置。对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和影响。今年以来共排查并解决安全隐患1193条、矛盾纠纷488条、城乡管理124条,环境保护38条,收集并解决了社情民意30条。三是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公众安全感。今年以来对全镇各村居共发放各类反电信、反网络、反养老诈骗宣传单页1000余份,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100余份,反邪教宣传海报和宣传单页500余张。利用逢集时间点,多次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公众安全感展牌等宣传活动。同时常态化开展禁种铲毒宣传、巡查、防诈、法律宣传等各类活动。四是积极宣传,提高网格服务知晓率。今年以来网格员共供稿35篇,发表5篇,通过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
完善管控措施,做到特殊人群“四清楚”。该镇目前共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6人,为及时应对精神障碍患者复杂多变的情况,该镇定期开展走访,对有肇事肇祸行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逐一采集信息、建卡建档,做到情况清楚、底数清楚、治疗清楚、精神状态清楚。对有肇事肇祸行为或倾向的精神障碍患者,实行五包一工作小组管控;对病情严重患者,及时送院治疗;对有肇事肇祸的患者,网格员、村(社区)干部和村室医生每周上门走访一次;对其他没有肇事肇祸行为的严重患者,视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风险评估予以分级管理;对病情稳定的患者由家属或监护人管控,定期向村组、社区汇报病情变化情况和活动范围。
持续打造“一站式”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该镇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分流交办、分析研判、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综合治理机制,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打造“多元化”功能室、整合“专业”的工作队伍、配置“金牌”调解员室、健全“精细”的运行机制、制定“三心”服务标准,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一站式”平台,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解决在前端,实现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