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湖县全面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制度,用“小积分”解决“大问题”,极大程度调动了农户落实村规民约、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服务基层党建等各个乡村治理领域的积极性,构建起村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积分兑菜地,搬迁户有了“菜园子”。过去几年,金湖县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积极实施农房改善工程,打造了湖畔旺屯、荷韵小镇、喜盈门等一批农民集中居住点。农民居住条件改善了,但宅前屋后的“菜园子”给搬丢了,许多入驻小区的农户不适应、不习惯,纷纷盯上了小区的公共用地,毁绿种菜屡禁不止,给小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该县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度后,创造性提出了“共享菜园”理念,搬迁户的种菜问题迎刃而解。在金北街道,统一由村出资租赁小区周边闲置土地,按每200平方米一块划分成小块菜地,小区搬迁户通过参与村社会治理获得积分,每积30分可兑换使用共享菜地一年,同时,设立扣分项,凡不服从管理,继续使用公共绿地种植蔬菜的农户,一律扣除相应积分,杜绝大家的侥幸心理。发展共享菜园,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解决了干群矛盾,便利了小区管理,居民无不拍手称赞。
读书赚积分,群众丰富了“书圈子”。为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金湖县积极建设镇街“淮安书房”、村农家书屋,方便居民就近读书学习。但书房使用率不高,成了大家最头疼的事情。该县乡村治理积分制的推广,给乡村阅读带来了一场“及时雨”,“阅读积分”应运而生。该县戴楼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利用淮安书房、农家书屋阅读阵地,广泛开展借书积分活动,群众通过借阅图书,参加“读书分享会”、“读书征文”、“推荐一本好书”等活动获取相应积分,根据不同积分值,可有选择地兑换长寿花、栀子花等花卉,还可以兑换食用油、牙膏、洗衣液、洗发水等生活日用品。花香沁心,书香永存,读书之余,积分兑换物品,节省了家庭开支,大家阅读热情空前高涨。阅读积分的使用,实实在在打通了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使平时难以聚在一起的居民们形成了读书“朋友圈”。
积分促文明,老百姓美了“家园子”。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随着乡村治理积分制的实施,让移风易俗工作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该县吕良镇将移风易俗工作与积分制二者结合,制定了移风易俗积分制度,凡主动参与引导移风易俗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的居民一次积5分,红白喜事主动报备且严格遵守红白理事会章程,实行简办的家庭一次积10分,其他事宜(满月宴、生日宴、乔迁宴、升学宴等事宜)主动不办的家庭一次积10分,积分“攒”得高的家庭优先参加村、镇、县“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同时,为提高居民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热情,吕良镇还积极探索“兑换+X”隐藏模式,除正常兑换日常用品外,不定期推出积分兑换电影票、理发服务等活动,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移风易俗积分制实施以来,该镇大操大办等现象显著改善,为了“面子”,丢了“里子”的难处成为过去式。
“积分制”的实施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探索新的积分内容,创新积分方式,以治理促进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