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信息
医保局:加强部门联动 提升服务效能
时间:2025-02-25  来源:医保局

近年来,县医保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落实上级政府效率效能建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经办服务。

部门联动,助力应保尽保。协调税务部门,完善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信息,并在税务、医保系统中同步更新;对接民政部门,删除死亡人员信息;协调教育部门,获取全县在校学生数,具体到学校、年级情况;通过系统排查,争取各镇(街道)、驻金农场的支持,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有针对性地动员城乡居民参保,督促新生儿家长为新生儿参保;充分发挥基层医保服务站点作用,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第一手台账。集中全县力量,综合利用大数据赋能、网格化管理、铁脚板上门的方式开展动员工作;根据上述措施,摸清我县城乡居民应保底数名单,梳理、排查未缴费人员名单下发各镇街比对,核实实际未参保缴费人员情况,通过电话、短信提醒引导全员参保。

摸底排查,落实待遇保障。召开专题会议,动员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将本部门管辖内符合代缴费要求的人员信息分三个批次报送至县医保局,县医保局“去重”后,在系统中标识并同步报税务部门,确保困难群体人员信息不重不漏;及时与财政部门对接,申请专项财政资金;定期对困难群体人员进行动态调整,及时上传个人信息;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将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保险等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模式。医疗救助对象大病起付标准上比普通参保患者降低50%,报销比例比普通参保患者提高5个百分点;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低于90%部分由财政负担。建档立卡低收入患者住院、门特合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结报后,剩余部分由精准扶贫补充医疗救助资金再次补偿,实现医疗保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数据赋能,优化经办服务。全面实施综合柜员制,对参保登记、转移接续等事项进行再提速,让业务“即时受理、限时办结”,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全面实施“进一扇门、取一次号、一窗通办、一站服务、一次办好”的综合柜员制经办服务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提升异地就医经办水平;实现医保码在定点医院全流程应用。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开通扫码支付、“刷脸支付”,二级医疗机构开通移动支付;配合数据局,全力推进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一平台”改革,将服务对象密切相关的医保高频次服务事项全部下放基层政务平台。以“便民利民”为导向,按照全省统一的《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严格规范医保平台系统权限管理,明确专人负责权限配置和管理,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确高效办事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