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将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跨县区“一照多址”“同城通办”,市级歇业备案“一件事”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实施公益代位注销改革。二是创新推进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公布年度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全面升级三级政务服务标准体系。三是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1+2+1”信用关爱工作机制,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一站式”服务。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全面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100%。二是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核和清理工作。全年共审核各类文件163件次,实现应审尽审。全面贯彻落实文件清理工作要求,并依法公开。三是完善立法民意工作机制。高标准打造塔集镇施尖村省级立法民意联系点、黎城街道平安路社区和金湖县建源建材有限公司市级立法民意联系点。
(三)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一是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明确重大行政决策范围,完善法定程序操作规则。二是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体系。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县域法律顾问全覆盖。三是全面推行县镇村合法性审核全贯通机制。镇(街)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全覆盖机制实体化运行。
(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全面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省率先、全市首家试点全域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初步形成“金湖模式”。二是推动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协调对接、指导培训、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及争议协调等工作机制,重点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三是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的原则,为企业减负千万余元。
(五)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一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办理申请县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二是主动接受各类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广泛监督。三是全面加强财政资金综合监管和审计监督。围绕重点领域对全县30%预算单位开展财会监督检查。
(六)社会纠纷矛盾依法有效化解
一是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切实发挥好行政复议化解行政纠纷的主渠道功能,强化复议案件实质化解。二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成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初步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调处。三是依法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高效完成“涉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
(七)全面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一是深入推进平安金湖建设。持续推进“平安江苏建设示范县”创建,统筹开展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9大重点行业领域建设工作。二是构建多层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高标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战能力提升,推动法律资源整合、服务融合。三是全力打造基层普法金湖品牌。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高标准通过省、市“八五”普法中期评估验收。持续打造星级法治小区、省市级“援法议事”范例。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情况
(一)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县委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扩大)会议暨现场述法会议。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主体班、政法系统轮训课程。严格执行全县领导干部任前学法考法制度和县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县政府常务会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江苏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
(三)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督察。将争创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纳入《金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出台年度镇街、县直部门法治建设考核细则。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并将督察结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
三、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镇街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实质化运行需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考核结果运用不够明显等。
四、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2024年,我县将扎实推进法治金湖建设工作。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聚焦重点突破,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以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三是强化依法治理,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满意度。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完善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