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时代之变,探寻转型之道。10月30日至3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金融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选择的新高度,以金融“活水”润泽千行百业,必将使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金”色十足、成效满满。
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活,经济活。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对深化金融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409.8万亿元,是2017年末的1.62倍。金融总量大幅跃升的同时,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整体充足。
财政部发布通知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工商银行等六大银行从10月31日起降低多项银行服务收费,建设银行针对新市民住房装修、职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等需求开发差异化的消费信贷产品……今年以来,各金融机构充分协同、“一起搭台”,呈现“好戏连台”的发展局面。金融持续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余额从2014年的81.43万亿元攀升至2023年9月的230多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助实体经济“迎风起舞”、乘势而上。
金融“活水”惠“三农”,乡村振兴绘“丰”景。加大重要农产品生产金融支持力度,做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服务,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畅通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好金融“组合拳”,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到自然成”。截至2023年4月末,我国涉农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引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持续为“三农”发展注入“金”动能,“贷”动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总体风险可控,但一些长期积累的隐患应引起高度警惕。譬如,不良资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隐忧、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住金融“安全堤坝”,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红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吹响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新号角。我们坚信,随着更多“金融活水”涌入,就一定能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