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目标千亿斤,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来源:金南镇 来源:互联网信息中心 作者:王萍 胡晶晶 发布日期:2024-04-12 09:20 字体:[ ]

近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正式编制出台,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谷物面积14.5亿亩左右;粮食单产水平达到每亩420公斤左右。

翻开过去的成绩单,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彰显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增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然而,随着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断叠加以及消费不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强,要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世界近1/5的人口,端牢中国饭碗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多措并举、综合发力,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向耕地要粮食,不仅要确保耕地数量,坚决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还要提升耕地质量,从土壤改良、污染治理、耕地建设等方方面面,采取过硬实招建好用好耕地这个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目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10亿亩,完成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旱能浇、涝能排,“希望的田野”呈现出耕耘的画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中国饭碗必将端稳端牢。

科技是粮食生产的助推剂。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科技装备已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今年立春以来,全国累计已有近25万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智慧农业成为今年春耕的一大亮点,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大田种植信息化率达到26.4%。从试验示范田的新优良种,到大显身手的山区丘陵专用小型农机,从线上线下即时问答的农技课堂,到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智慧农田……良田为基,良种播下,良机跟上,良技用上,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实实在在用科技造福农业和农民。

既重视“物”,也要关注“人”。轮作休耕补助、农机购置补贴、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这些年,一连串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保障粮食安全,亿万农民是主体。必须正视种粮“价格失灵、政策失效、动力失势”的风险隐患,辅之以利,通过有效的价格、补贴等机制,让农民种粮尽可能多得利。当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方法,并不只是“真金白银”这一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更多新生代农民投身于基础农业,聚力于粮食生产,把种粮食作为干事创业之道、发家致富之策,把多种粮、种好粮内化于心、实化于行。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必须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攻坚克难稳面积、千方百计提单产、用心用情优服务、多措并举强政策,全力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把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王萍  胡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