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阅”天,不负春光与书行 来源:党校 来源:互联网信息中心 作者:周雷 发布日期:2024-04-23 09:18 字体:[ ]

四月将尽,在绿肥红瘦、莺飞燕舞的暮春时节,伴随着琅琅书声、浓浓墨韵,第29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在江苏,第二届江苏高校凤凰读书节以网络投票方式选出20种“我的青春书单”;在云南,省图书馆开展用珍贵古籍讲好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展览;在长沙,著名推理小说家紫金陈做客新华书店与读者分享新作《长夜难明·双星》……贯穿南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营造出“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不仅使世界读书日更有味道,也成为“书香中国”的生动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读书一直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主要方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司马迁《史记》的跌宕起伏里,我们感受斗转星移的变与不变;“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在庄周《天下》的缜密推演中,我们发现世界运转的知与未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杨慎《临江仙》的悲欢离合间,我们体味百态人生的得与不得。步入现代社会,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瞬息万变,阅读正以灵动的身姿,紧紧追随着时代变迁的步伐。唯有通过阅读才能领悟新理论、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实现不断超越、走向卓越。

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强盛史。从2014年起连续11年将全民阅读作为文化发展战略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到“十四五”规划把“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纳入宏伟蓝图,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全民阅读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公共阅读空间,推动城市书房、农家书屋、公园书苑等设施建设,更好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期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9个,农家书屋58.7万家,人均图书拥有量8.40册(张),人均电子阅读量11.58本……一个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正渐行渐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氤氲书香中不断增强、更显磅礴。

在早高峰地铁上刷一波App推送的新闻,晚上休息前听一段有声书,工作间隙学习一节微网课……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5G、AR、VR等技术的成熟,全方位传播、全场景阅读、全产业链构建的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式。如今,数字阅读的发展已经进入花繁果硕的境界。根据最新数据,我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463.52亿元,用户规模达到5.3亿人次,庞大数字足以解释商场中、马路边、电梯里无处不见的“低头族”现象。从“一书在手”到“一屏万卷”,数字阅读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了新拓展,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强力支撑,促使全民阅读实现“迭代升级”。

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社会;读书有利,利己、利民、利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让我们行动起来,在琅琅读书声中激扬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携手续写“开卷有益”的时代新篇。

今天,你阅读了吗?(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