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12年来,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城乡收入比逐年缩小。这份来之不易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展示了江苏农村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也为全面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政策引航,农家福祉“节节高”。2012年以来,江苏省先后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农民收入新增万元行动、农业强省促进农民增收专项行动,这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政策举措如同强劲引擎,持续推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从数据上看,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2018年、2023年分别跃上 2万元、3万元台阶,2023年达到30488元,是2012年的2.5 倍,年均增速 8.7%,增速始终快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今年前三季度,依然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人均可支配收入 24529 元,同比增长 6.3%,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 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政策导向的精准发力,是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让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产业筑梦,田园盛景 “韵无穷”。产业兴旺是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江苏注重抓产业促增收,积极培育千亿级乡村特色产业 8个、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204个,并成功建设5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蓬勃发展,62家省级农产品集中区吸引1570家新型食品加工业企业入驻,总营收高达2629亿元,带动农户213 万户。休闲农业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省1.48万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如繁星点点,散布在乡村大地,带动超100万户农户增收,2023年休闲农业综合收入更是2012年的6倍。“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些特色产业的崛起,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业态,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更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拓宽了增收渠道,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双创夯基,致富坦途 “宽且广”。江苏始终将农民充分就业自主创业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显著,转移就业总量稳定在1800万人左右,转移就业率超75%,就业规模稳定且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自2020年以来,累计落实1.6亿元创业扶持资金,助力57.8万人成功踏上自主创业之路。同时,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确权面积5076万亩,惠及1048万农户,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流转面积超 3300 万亩,让土地资源释放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此外,支持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等创新途径,实现集体与农户双增收,苏北重点帮促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充分彰显了江苏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系统性、全面性与有效性。
“农者,天下之大本也。”农民增收,不仅关乎农民生活改善和幸福指数提升,更是衡量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的关键指标。江苏当续展宏图,优政策、强产业、拓渠道,促农民收入稳增,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之乡村振兴伟业奋力前行,引领广大农民于共富康庄道上稳健致远。(杨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