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呈现高开低走趋势,受市场需求疲弱、房地产发展颓势影响,工业、消费、投资等增速收窄。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57亿元,增幅5.7%,较一季度下降2.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1亿元,增幅2.3%;第二产值增加值95.40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07.26亿元,同比增长5.3%。
1、规上工业总产值
全县437户规上工业企业同比增长3.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较一季度放缓3.5个百分点。
2、批零住餐业
1-6月份,全县批发业销售额107.62亿元,同比增长6.3%,;零售业销售额71.47亿元,同比增长7.2%;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27亿元,同比增长10.2%;餐饮业营业额12.76亿元,同比增长12.6%。
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0%;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7.3%。民间投资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0.5%。建安投资6月当月上报15.27亿元,环比增长21%,主要在于海科纤维、正贸仓储项目本月建安工程进度快。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已上报13.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8%。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6%。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为我县建筑业总产值起主要支撑作用。
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5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5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5.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5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5、劳动工资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9.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5%;房地产从业人员工资上年持平;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1%;教育-1.3%,卫生和社会工作5.3%;
6、新增规模企业
截至目前,全县新增规模企业49家。其中工业26家、贸易17家、服务业4家,建筑业2家。
下半年要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创造新增长点。整合资源,压实责任,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历年通过验收项目全部能达规模企业入库标准,不断提升在库统计企业质态。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加强资源调配和有关惠企政策落实,帮助企业抢订单扩生产。要加大对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大个体”的指导工作,鼓励龙虾螃蟹市场主体通过提档升级,增强自身在不同领域的竞争力。积极推动住餐行业和文旅活动融合,吸引外地游客消费,实现销售额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