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十四五高水平收官,以“工业产值超千亿、GDP突破500亿”为奋斗目标。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压力,各板块、各条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发挥“重回省市排头,扛牢标杆旗帜”激励担当。
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高于全省、全市1.7个和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99.97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20.79亿元,增长7.6%。
一、农业生产形势平稳
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9亿元,可比价增速5.5%。分行业看,农、林、牧、渔、服五大行业产值,分别为值9.39亿元、0.85亿元、3.13亿元、4.69亿元和1.97亿元。受持续少雨干旱气候影响,夏粮总产21.36万吨,单产399.3公斤/亩,同比持平略减;面积53.50万亩,同比增加0.2%。蔬菜及食用菌总产14.83万吨,同比增加3.0%。瓜果0.38万吨,同比增加0.4%。渔业产量3.01万吨,同比增加1.9%。生猪出栏11.82万头,同比增加38.4%。家禽出栏62.70万头,同比增加0.8%。
二、工业支柱作用明显
全县510户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3.3%,其中: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同比增长6.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全部工业用电量8.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我县涉及的29个工业产品行业大类,有1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60.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3.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2.5%,食品制造业增长19.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7.7%,文教、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3.2%。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2.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
三、消费市场稳步运行
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基本生活类消费潜力释放明显。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1亿元,同比增长6.7%。批零住餐四个行业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批发业完成销售额119.31亿元,同比增长13.8%;零售业完成销售额54.60亿元,同比增长12.2%;住宿业完成营业额2.16亿元,同比增长6.8%;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1.53亿元,同比增长8.9%。
四、服务业发展领跑全市
1-5月份(错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73家,实现营业收入39.97亿元,同比增长288.0%,行业增长面为57.5%,其中GDP核算行业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29.1%。1-6月,人民币存款余额596.91亿元,同比增长5.3%,人民币存款余额682.99亿元,同比增长14.4%。
五、投资结构优化提升
上半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54亿元,增长11.0%,其中工业投资71.83亿元,增长12.8%。民间投资96.46亿元,增速20.0%,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6.0%。
六、居民增收增势向好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31元,同比增长6.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22元,同比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5元,同比增长6.1%,全市排名第四。城乡居民收入比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