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办事服务 便民信息
家庭安全救护知识宣传——突发事故处理 发布日期:2018-08-15 09:17 来源: 来源:金湖县人民政府 作者: 字体:[ ]

触电

触电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接触家庭用电,另一类是雷雨天气遭受雷击。雷电击伤对人体的损伤轻重差异很大,轻者损伤浅表、无关紧要,重者死亡。

1.急救方法

(1)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用干燥的木棒等不导电物体挑开电线,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绝对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防止自身触电。

(2)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

(3)如果触电者神志清楚,呼吸心跳均存在,让其就地平卧,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同时要严密观察。

(4)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有条件的尽早在现场使用AED进行心脏电除颤。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5)注意触电者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从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都要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触电者。

要注意:不要轻易放弃抢救。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后恢复较慢,有的长达4小时以上,因此抢救时要有耐心,进行心肺复苏时不要中途停止。

2.预防措施

(1)雷雨天气,不要接打手机,当闪电和雷声剧烈时不要到阳台或门口处逗留,不要在大树下、电线杆旁或高屋墙檐下避雨,以防被雷电击伤。

(2)插电源插头时注意手指不要触及簧片,以防触电。

(3)使用电热毯,应在入睡前将电热毯预热,睡觉时一定要切断电源。

(4)认识电的危险标志。不要在高压电或变电器周围玩耍。

溺水

发生溺水时应该尽快呼叫专业急救人员(医务人员、专业救生员等),并且优先采用不接触溺水者的方式,同时尽量避免单人下水营救。

1.水中救护

1)伸手救护:直接向落水者伸手将其拽出水面的救护方法。

(2)借物救护:借助某些物品(如木棍等)把落水者拉出水面的方法。

(3)抛物救护:向落水者抛投绳索及漂浮物(如救生圈、救生浮标、木板、圆木、汽车内胎等)的营救方法。

(4)划船救护:指运用救生船划到落水者身边的救护。

(5)游泳救护:也称为下水救护,是最危险的救护方法,只有在上述4种施救方法都不可行时,才能采用。

2.岸上救护

(1)上岸后,将溺水者的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内的泥沙、污物等,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2)检査呼吸、脉搏,如果呼吸、心跳骤停,立即按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顺序进行心肺复苏。

(3)如果现场救护有效,溺水者恢复心跳、呼吸,可以用干毛巾擦遍全身,四肢、躯干向心脏方向摩擦,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暖。

注意:不要轻易放弃救护,特别是低体温情况下,要抢救更长时间,直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犬咬伤

人被狗、猫等动物咬、抓或舔伤后,绝对不要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加快发病进程。正确处理伤口

(1)首先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伤口,最好用流动的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2)只要没有伤及大血管,不要包扎伤口,不往伤口上涂抹任何消炎药。

(3)立即就近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就医,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进行抗破伤风处理等。

(4)接种期间要避免剧烈活动,不宜进食酒、咖啡、浓茶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5)将伤人的动物隔离,立即带到动物医院诊断,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蛇咬伤

无毒蛇咬伤后仅有成排的细小牙痕,海蛇伤后除有细小牙痕外还有2~4个较大而深的毒牙痕。不管是海蛇还是无毒蛇咬伤,都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确认被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或喝酒。

(2)放低伤肢,用布带在咬伤处近心端5厘米处扎紧,并每隔10~20分钟放松1~2分钟。

(3)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4)拨打急救电话,迅速送医院。

烧烫伤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由热能引起,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皮肤功能障碍、液体丢失、细菌感染等,严重者危及生命。救护措施:

(1)脱离热源。

(2)用冷清水冲洗20分钟或直到没有疼痛感觉时。

(3)轻轻擦干伤口,用纱布遮盖,保护伤口。

(4)严重烧伤者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

(5)不随便涂药,不挑开水疱。

化学物品烧伤

化学物品对人体的损害与其浓度、接触时和接触量有关,当发生化学物品烧伤时,应作如下处理。

(1)干石灰烧伤时先去除石灰粉粒,再用大量流动水冲洗10分钟以上,尤其是眼内烧伤更要彻底冲洗,绝对不要用手或手帕等揉。注意不要立即将烧伤部位用水浸泡,以免石灰遇水产生大量热量而加重烧伤。

(2)弱酸弱碱烧伤,要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冲洗时间在15分钟以上。

(3)强酸强碱烧伤,要用清洁的干布迅速将酸、碱蘸干后,再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受伤部位,冲洗时间在20分钟以上。

注意:不要挑破水疱或在伤处吹气,以免污染伤处;不要在伤处涂抹麻油、牙膏和酱油等,这样做并不科学,反而增加烧受伤处感染的机会。

冻伤

冻伤是身体遭受寒冷侵袭,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的组织损伤。严寒季节,人们外出活动(如玩雪、溜冰),衣服单薄,身体末梢和暴露部位(如手指、足跟、脚趾、耳轮、鼻尖、面颊等)受寒冷侵袭,容易形成不同程度的冻伤。轻者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肿硬块、水疱;重者皮肤溃破;最严重的可能导致皮肤、肌肉等坏死,造成残疾,甚至威胁生命。要根据冻伤程度进行处理。

(1)冻伤早期要注意保暖,积极参加运动,揉按局部,促进血液循环。

(2)轻度冻伤,每天将冻伤的手、脚浸泡在38~42℃温水中,每次10~20分钟,每天2-3次,浸泡后用柔软的干毛巾擦干。

(3)中、重度冻伤不要用火烤或热水袋焐,可以用冻伤膏或鱼石脂樟脑酊等局部涂搽。重度冻伤,局部可以用4%硼酸溶液湿敷。如果发生溃烂、化脓,可以用1:4000高锰酸钾湿敷或4%酸软膏包敷。

(4)身体大面积冻伤,特别是误踩入雪坑、沟或落入冰水所致的大面积冻伤,要迅速送医院救治。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达12.5%时有爆炸性。

生活用煤气外漏或冬季用煤气炉取暖时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一氧化碳集聚、一氧化碳中毒。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

当发现室内大量煤气泄漏或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作如下处理。

(1)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做好自我防护,迅速关闭煤气总闸,绝不要在现场打电话、点火或开启照明装置,以防引爆气体。

(2)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并迅速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解开领口、裤带。

(3)呼叫急救机构或社区医生前来急救。

(4)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一般轻度中毒者吸入新鲜空气后就会好转。

(5)有条件的可以吸氧,以迅速纠正缺氧状态。

(6)呼吸心跳停止时,及早进行心肺复苏。

酒精中毒

一次喝完大量的酒精类饮料后,中枢神经会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的状态。当大量喝酒超过机体的极限,就会引起中毒,空腹喝酒吸收更快。日常喝的各类酒,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白酒引起酒精中毒的居多。酒精中毒兴奋期的表现为额面潮红或苍白、眼结膜充血、言语多、动作失调等,进入昏睡期后,动作由多变少,呼吸慢且有鼾声,皮肤湿冷。如果血中酒精浓度过高,可以导致死亡,死亡原因为呼吸麻痹。

酒精中毒的救护措施如下。

(1)轻度中毒者只需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喝浓茶等“醒酒”。

(2)在摄入酒精不久神志尚清楚时,可以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催吐。

(3)如果有呕吐,要清洁口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侧头平躺或侧卧,以免引起窒息。

(4)如果中毒者出现烦躁、昏睡、抽搐、呼吸微弱等较严重的情况,要立即送医院急救。

(5)如果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细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沙氏菌属,在炎热的夏秋季常见。中毒者常在进食后半小时或数小时(大多不超过24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大便一日数次至数十次。剧烈吐、泻可以造成脱水、酸中毒、休克、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救护原则如下:

(1)卧床休息。

(2)多喝淡盐水或淡糖盐水,补充丢失的水和电解质。

(3)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人数、病情等,请医生前来急救。

(4)对吃剩的食物、餐具等要保存好,以便医生或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鉴定。

(5)安慰中毒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全球意外伤害中最常见的,其中以公路交通事故——车祸最为常见。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头部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和碾压伤。

车祸的现场救护原则如下:

(1)妥善处理车辆故障。行驶途中车辆出现故障时,应将车辆移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车检修,并开启危险指示灯。如果难以移动,应在开启危险警示灯的同时,在来车方向设警示标志,必要时迅速报警。

(2)排除险情→紧急呼救→保护现场→转运伤病员。呼救,拨打急救电话120110

(3)切勿立即移动伤病员,除非处境会危害其生命(如汽车着火、有爆炸可能)。

(4)将失事车辆引擎关闭,拉紧手刹或用石头固定车轮,防止汽车滑动。

(5)呼救同时,现场人员首先查看伤病员的病情,伤病员从车内救出的过程应根据伤情区别进行,脊柱损伤伤病员不能拖、拽、抱,应使用托固定颈部或使用脊柱固定板,避免脊柱受损或损伤加重,导致截瘫。

(6)实行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病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7)对意识清醒的伤病员可询问其伤在何处(疼痛、出血、活动受限等等),立刻检查患处,进行对症处理,疑有骨折应尽量简单固定后再进行搬运。

(8)事故发生后应对现场进行保护,以便给事故责任划分提供可靠证据,并采用最快的方式向交通管理执法部门报告。

拥挤踩踏

在人多拥挤的场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造成伤亡。现场自护原则如下:

(1)双脚站稳,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栏杆、柱子),但要远离店铺的玻璃窗或柜台。

(2)在人群中拥着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

(3)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

地震

1.家庭防震注意事项

(1)将家中热水器和煤气设施固定好。

(2)存放物品的架子要固定在墙上,如果要将较重或大的物品放在架子上,应该放在架子的下层。杯子、瓷器或其他易碎品也最好放在架子的下层。

(3)室内体积大、顶部重的家具或物品要固定好。

(4)头顶的灯具必须安装牢固。

(5)分析找出发生地震时每个房间的安全点和危险区。

(6)准备好应急救护包,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2.各种场所避震方法

避震的原则为:就近选择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逃离危险场所;避开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方;切断危险源;避免人为事故。

(1)在室内避震时,要迅速躲在坚固家具附近或内墙墙根、墙角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果离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很近,可以迅速躲到里面。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边及靠阳台的墙边,不要到阳台上去。

(2)在公共场所避震时,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就近在固物旁伏。撤离有序,不要慌乱,避免拥挤,避开人流,不要乘坐电梯,不要在楼梯上停留。

(3)在体育场馆、影剧院内时,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旁,注意避开悬挂物,用提包等保护头部。

(4)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站等地,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5)在行驶的电车、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6)在户外避震时,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随便返回室内。同时避开高大建筑物,特别要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避开过街天桥、立交桥、女儿墙等。还要避开变电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危险物。

3.身处危险环境中的自救

(1)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2)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3)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不要使用明火。

(4)不要大喊大叫,要保存体力,节约氧气,用敲击的方法求救。

(5)闻到煤气及异味时,要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6)保护和节约使用饮用水、食物。

火灾

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者是被火烧死者的几倍。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因为烟气中毒窒息死亡后遭火烧的。

火灾现场教护原则如下:

(1)拨打电话119报警。报警内容包括起火地点、燃烧物质、起火原因、火势大小、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同时设法扑救灭火。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俯身或趴在地面上匍匐前进,沿安全通道逃出门外。若火势来自门外,开门前应先用手探查门的温度,如已发烫,不要开门。

(3)如果楼梯已着火,火势还不很猛烈时,披上浸湿的外衣、毛毯或棉被冲下楼梯。

(4)如果房间火盛,门被烈火封住或楼梯已被烧断,无法通行时,利用阳台或铁质水管向下滑。也可以将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拴在门窗栏杆或暖气片上,另一端甩向楼下,然后攀附向下滑。

5)最好不要跳楼。如果楼层不高,被迫跳楼时,先扔下棉被、海绵床垫等,然后爬出窗外,手扶窗台向下滑,尽量减小落差。

尘霾

近几年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变得非常浑浊,尘霾严重,尤其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颗粒物(pm2.5),也被称作人肺颗粒物危害很大,除可导致心脏病、动脉硬化外,还会造成肺癌、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目前,我国的pm2.5标准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75微克/m3为达标,100~150为轻度污染,151~200为中度污染,201~300为重度污染,300以上为严重污染。

应对尘霾天气的方法——

(1)关闭门窗,净化空气。雾霾天气中要关紧家中门窗,等到霾散日出时再开窗换气。启用空气净化器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尽量少出门、减少户外活动。雾霾天尽量不要出门行走,更不要在户外运动锻炼,否则会造成呼吸加深、加快,从而更多地吸入雾中的有害物质。

(3)戴口罩,多喝水,莫熬夜。非出门行走不可的,最好戴上口罩,防止毒雾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勤喝水多饮汤,多吃水果蔬菜,睡眠充足也有助于抵御尘霾对身体的侵害。

化学毒剂伤

化学毒剂伤害一般是指有毒有害化学品(如化工厂泄漏出的氯气等)对人体的伤害。

现场救护原则如下:

(1)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就近的地形、地物进行隐蔽。

(2)空旷地没有隐蔽物时,立即俯卧,脚朝向爆炸方向,脸朝下,双眼紧闭,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额头枕在臂肘处,尽量不让皮肤裸露。

(3)可以用湿毛巾等暂时捂住口鼻,转移到污染区的上风或偏风方向,避免继续吸入中毒。

(4)皮肤、眼、鼻和口腔黏膜染毒时,要用大量清水冲洗,绝对不要用手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