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互动交流 结果反馈
金湖县垃圾分类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发布日期:2022-12-29 09:19 来源:互联网信息中心 来源:互联网信息中心 字体:[ ]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的头版头条发表了《垃圾要分类收集》的文章,这是中国国内第一次出现了垃圾分类的口号,同样,北京也成为全球公认的最早提出垃圾分类的城市。2000年,原建设部下发《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确定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正式拉开了我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的序幕。上海市在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有着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价值等诸多益处。对此,金湖县人民政府网站于2022年12月14日至2022年12月29日开展了金湖垃圾分类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调查结果

您生活在什么地方?

A.城区(72.73%)

B.工业开发区(18.18%)

C.郊区与农村(9.09%)

您所在地区会进行垃圾分类吗?

A.分类(54.55%)

B.不分类(36.36%)

C.没注意(9.09%)

您认为垃圾分类重要吗?

A.重要(81.82%)

B.不重要(9.09%)

您能清楚的分辨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吗??

A.完全能(90.91%)

B.模糊的知道(9.09%)

C.完全不知道(0.00%)

您有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或者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么?

A.有(72.73%)

B.没有(27.27%%)

C.没注意(0.00%)

在您的生活中,垃圾一般如何处理?

A.未出售未处理,全部投放到垃圾箱(63.64%)

B.除废品出售后,再分类后投放到垃圾箱(18.18%)

C.除废品出售后,其余全部投放到垃圾箱(18.18%)

分类垃圾桶和传统垃圾桶,比较喜欢哪一个?

A.分类垃圾桶(63.64%)

B.传统垃圾桶(18.18%)

C.都不喜欢(0.00%)

D.无所谓(18.18%)

您认为实行垃圾分类的困难有哪些?(可多选)

A.居民环保意识淡薄(100.00%)

B.设施不够完善(81.82%)

C.宣传力度不够(45.45%)

D.不懂得如何垃圾分类(27.27%)

E.职能部门规划不力(18.18%)

您所居住的生活区域是否有人清理垃圾?

A.有,但不定时清理(72.73%)

B.有,并且定时清理(27.27%)

C.没有,都是自己清理(0.00%)

您认为垃圾分类重,哪个群体应该发挥最大作用?(可多选)

A.垃圾排放者(81.82%)

B.环卫工人(18.18%)

C.相关职能部门(0.00%)

D.宣传媒体(0.00%)

E.社区宣传员(0.00%)

F.相关职能部门(0.00%)

您的性别?

A.男(90.91%)

B.女(9.09%)

您的年龄?

A.20以下(36.36%)

B.20-30(27.27%)

C.30-50(27.27%)

D.50-60(9.09%)

E.60以上(0.00%)

二、调查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81.8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垃圾分类是重要的。90.91%的参与调查者能够清楚分辨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调查显示,人们认为实行垃圾分类的困难有: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设施不够完善;宣传力度不够;不懂得如何垃圾分类;职能部门规划不力。

在参与调查者看来,垃圾分类中,应该发挥最大作用的群体是垃圾排放者和环卫工人。

三、建设与意见

第一,加强宣传,让公众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这里说的宣传不是像以前那样,讲一些高大上的理论,甚至是喊口号,而是要把垃圾污染的现状真实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没有任何回避和遮掩。要让所有人都明白,我们每天扔进垃圾桶里的那袋垃圾造成了什么后果。这个后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无可推脱。只有把这个压力和紧迫感传递给每个人,才有可能把公众的行动一致起来,才有推动垃圾分类的群众基础。

第二,加强教育,从每个人做起。其实所有人都明白,教育是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的根本措施,能从小培养一个人的习惯,最后成为一种行动自觉。所有人也都清楚,这种方式见效最慢、最需要长期坚持,甚至需要延续几代人。曾听说一个故事,某同事在家长群中倡导大家实施垃圾分类,给孩子做榜样,结果一位毕业于全国最顶尖名校的博士父亲,居然在群里称此举为“脱裤子放屁”,此言一出,四下哗然。由此可见改变一个人的意识和习惯有多难。但即便如此,还是要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因为见效慢就不去做,否则就不可能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垃圾分类的氛围。

第三,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垃圾分类涉及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人的主观意识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仅仅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用群众的语言和方式引导群众,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