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绿军装、站在“诚信之星”的领奖台上,61岁的老兵於如桂有些哽咽。“40年,我和战友们在战场上,许下了一个生死约定。这个约定,我做到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推动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社会风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发布2024年“诚信之星”。这当中,有的身处困境仍不忘履约践诺;有的多年如一日巡守边疆、兴边造林;有的用行动书写岗位故事、塑造职业形象;有的带领乡亲们一道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是诚信价值理念的模范践行者,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以诚为本、以信为先的良好精神风貌。
在10组“诚信之星”获奖人选中,金湖县金南镇退役军人服务队队长於如桂是唯一入选的江苏人,也是唯一的退役军人代表。
於如桂缘何入选“诚信之星”?那就要从40年的一个约定说起。
1983年10月,19岁的於如桂应征入伍。1984年,他跟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如果有人牺牲了,活着的要为牺牲的战友尽孝!”他和战友们在战场上,许下了一个生死约定。在1985年“1·15”战斗中,因伤致残并荣立二等功。但与他同行的10名同乡战友却壮烈殉国。
“战友为国牺牲,我替他们尽孝。他们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於如桂说。为兑现战场上的庄严承诺,从1988年开始,逢年过节,於如桂都会陪同烈士父母吃饭、帮做家务、话家常,陪年岁已高或行动不便的战友父母去看病。2005年后,每年他都拿出30万元慰问烈士亲属,协助烈士亲属就业。据不完全统计,38年来,於如桂累计拿出500多万元改善烈士亲属生活,上千次走进烈士家中为“父母”们尽孝,为4名老人送终,帮助烈士亲属解决生活困难。
“战友,有我呢,请放心!”对需要帮助的战友,他也会伸出援手。这些年来,他累计帮助过200名困境战友。在得知战友吴如银下岗后生活陷入困境,於如桂成了吴家的常客,开导他走出苦闷,在生活上给予帮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於如桂自掏腰包5万元买设备,帮吴如银办了一家洗车店。“没有如桂的帮忙,就没有我的今天。”吴如银心怀感激。
1998年,金湖县建设大桥,於如桂掏空家里全部积蓄,凑了3000元,“我先把这些捐上,等以后有钱了再捐!”一句承诺,开启了他做公益的旅途:27年来,他为公益事业累计捐赠超3000万元。先后结对100余名困难学生、接济困难群众上千次,创建德雨爱邦爱心公益基金,资助建桥修路项目4个……
退休后,他又受聘担任了金湖县金南镇退役军人服务队队长,帮助家庭困难的退役军人等困境群体,还兼任南京市宁海中学国旗教育馆名誉馆长、湖南桑植英雄硬六连小学名誉校长、井冈山小学校外辅导员等职务,先后为全国16省市的青少年宣讲爱国故事近500场,受众5万人。
“和烈士们的牺牲相比,我的付出根本不算什么。以微薄之力,为社会、国家、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於如桂用自己的点滴行动,践行信义之举、谱写诚信篇章,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最美诚信之星”、“江苏慈善楷模”、“江苏好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