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数据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着力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项目服务环境,有效提升县域营商环境。
“数字化”赋能,激活数据资源,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一件事”基础牢。一是审批制度改革夯根基。先后开展“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等审批制度改革,项目服务事项网上办事全覆盖,多种证明材料可共享调用。二是“规范流程要素”建标准。开展“工程建设项目一件事”表单、材料、流程等事项要素梳理,形成规范化业务流程和办事指南,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拓展服务方式促提升。推出“金牌代办员”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代办,实行“一对一”靠上服务,为每个项目建立八方微信联系群,提供实时在线服务。
“智能化”增值,聚合多元驱动,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一件事”动力强。一是智能审查“精准办”。创建“G101特快专审”平台,应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图形定位、智能检测面积等特色功能,精准判断规划图纸的合规性。二是全链审批“快速办”。推出“踏勘即审图”,通过企业自主申请、部门踏勘辅导、政企联合会审,由建设单位根据会审意见修改图纸后提交图审中心,缩短审图时限,“出图即送审”,为项目落地投产提前1-2个月。三是定向推送“即时办”。依托业务系统筛选出将到期数据,精准预判、即时感知、定向推送,及时预警提醒和处置,由“被动等待”变为“主动找人”。
“全好办”导向,咬定目标任务,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一件事”成效实。一是主动服务惠企。为项目企业发放“惠企政策一本通”,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政策服务,确保政策直达,应享尽享。二是容缺受理暖心。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项目施工许可前“承诺制+容缺办”的通知》,推行容缺受理、后置补齐模式,在材料不齐或不符合法定形式情况下,由企业作出承诺,为信誉良好的企业实行“容缺受理”,确保改革成果落在实处。三是畅通渠道解忧。推行“错时、延时、预约”服务模式,确保项目服务不断档;在大厅醒目位置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畅通“疑难杂症”反馈渠道,随时解决企业项目疑难问题。